-
农村中小学美育工作如何落到实处
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美育应该让每一名学生——无论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成为受益者,都享有根据兴趣自由选择的权利,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获得全面发展。
查看详细 +
-
学校美育如何真正落地
课程是中小学美育实施的基础,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到要“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美育的重视,也表明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自从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发之后,学校美育正在有序推进,作为基层普通高中学校的管理者,对强化美育,真正让德智体...
查看详细 +
-
聚焦两会|政协常委吴为山: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考级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的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的建议迅速登上热搜榜第一。
查看详细 +
-
范迪安委员:大力推动科技艺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当今世界,科技艺术已成为艺术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科技和艺术融合的各类作品与设计产品已走入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查看详细 +
-
探寻与思考:美术课改20年——读《中国美术课程改革基础理论》有感
2000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2001年9月,新研制的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美术新课程改革进入全国实验区。“走向文化的美术课程”、“探究式学习”、“三维目标”、“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多元智能”、“后现代课程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做中学”等等,诸多教育理论、概念、名词扑面而来,让美术教师应接不暇,脑子顿时被...
查看详细 +
-
生命的光彩与力量:美育自觉之路
美育在塑造审美人格、鼓励道德思辨、引导多元价值评价、开拓多种生活方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更高层次的审美自由与创造活力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在新时代,充分结合本国实际,立足民族文化美学与时代生活的特点,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与全球视野下的美育自觉之路相结合,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为创造力的迸发和建设创...
查看详细 +
-
神奇美术课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以《独特的装扮》一课为例
《独特的装扮》基于多媒体交互设备、移动终端教学,借助信息技术2.0打造高效美术课堂。学生在面具制作中了解面具的起源、发展、种类等相关知识,感受面具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借助信息技术2.0助力高效课堂,使用iPad投屏展示、蒙层和橡皮擦功能、随机点名,加星奖励,线上竞赛提交即时评价、投...
查看详细 +
-
冬奥之美带来怎样的美育启示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从开幕式到各场比赛,惊喜不断。这场美的盛典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东方美学思想?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查看详细 +
-
以规范书写呈现汉字之美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查看详细 +
-
速递!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全文来了
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贯穿今年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教育工作要聚焦这条主线,作出实质性的贡献。2022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
查看详细 +
-
传统文化进校园 路要怎么走?
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本应从学生抓起。然而近些年,在小学的时间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和思想惰性。在这里,将尽可能全面剖析当下局势和未来发展进程。
查看详细 +
-
好的教育,是一趟“美的历程”
今年11月初,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逝世,享年91岁。作为一名哲学家,李泽厚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美的历程》一经出版就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哲学家冯友兰评价这一作品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此后,《美的历程》不断再版。
查看详细 +
-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拟获奖名单的公示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拟获奖名单的公示
查看详细 +
-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全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全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通知》要求,经过现场决赛评审,拟确定全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名单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