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文件要求,对2018年出台的《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明确要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发展指导、毕业升学、学校育人质量评价的依据或参考。...
查看详细 +
-
如何让艺术之美沁润乡村课堂——中国乡村中小学美育工作研究报告
在学校美育的整体水平、配套措施、社会氛围等方面,城乡差距显著存在。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美育工作开展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应该怎样加以改进?本版就此主题刊发研究报告、专家文章、现实案例,以期共同思考,探求路径。
查看详细 +
-
2021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笔墨中国”——第十三届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2021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笔墨中国”——第十三届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查看详细 +
-
艺术测评并非艺术考级
自2020年10月两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为应试教育催生了学科应试培训,一些热衷教育市场化人士从中看到社会艺培商机,随即按照自己理解,研发艺术考级或考试方案,打着美育权...
查看详细 +
-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级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遴选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名师在学校美育工作中的指导引领作用,决定在全省开展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查看详细 +
-
核心素养,大道行焉!——《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修订本)》
凤甫隆重推荐一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大道行焉大家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双基”、“三维目标”阶段,2016年后正式跨入“核心素养”时代。美术核心素养,美在何处?落实到一线教学该如何操作?来与中国权威美术教育大咖们“亲密接触”吧,“通俗阐释+专家课件+视频+音频,“一站式”了解美术核心素养!
查看详细 +
-
艺术教育的有为之学
艺术教育的根本是对感受力的蒙养和创造力的激发,其共同目标是引导心灵转向,推动社会创新。作为一种智性模式,艺术实践创生出一种从身心经验而来的知识,一种感同身受的知识,艺术教育正是开启与传播这种知识的心灵事业。立足新时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传承历史文脉,发展出一种以艺术为驱动的知行合一的新人文教育体系,其主要内涵包括:一种从...
查看详细 +
-
概念重建视域下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递变,意味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图像对当代主体的意识形态和认知方式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1]4 随着社会生活的高度视觉化,视觉图像和影像媒体日渐凸显其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性,并正在改变着21世纪的人们对于“有文化的”(literate)一词的定义。
查看详细 +
-
深圳市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圆满落幕
近日,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的深圳市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圆满落幕,本届美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今年首次举办,受到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经历1个多月初赛、复赛的选拔,来自全市各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选手中,有音乐舞蹈类89人、美术书法类84人进入市级决赛。
查看详细 +
-
尹少淳:对美育的最新认识和刚性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中国教育界的大事和幸事。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我发自内心地为之喝彩。在我看来,《意见》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查看详细 +
-
审美素养培育视域下美术思维的具体表现、反应模型及生活意义
审美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美的事物之间发生关联、进行对话的主要通道,它体现为人们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判断、接受与欣赏的能力,对审美情趣的感受与传达的能力,以及对审美现象、审美文化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育并促进这些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是思维。
查看详细 +
-
以“美”会友 以赛促教——广州市举办2021年全市学校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7月16日,广州市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决赛在市执信中学和美术中学举行。比赛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执信中学和广州市铁一中学承办。
查看详细 +
-
以美学思想提升学校美育品质——著名学者孙绍振访谈录
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在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1995年至1996年在香港岭南大学做访问研究。论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成为新诗发展史中的重要文献。著有...
查看详细 +
-
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发力,助力广州美育课程实现综合育人功效
中小学课堂是美育的主阵地。近年来,广州市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贯彻落实国家艺术课程计划,各学段艺术课程不仅实现了“开足开齐”,不少学校还结合时代发展、地域文化以及学生的特点,积极创新艺术课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目前已逐渐形成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推进机制,学生美育素养不断提升,素质教育...
查看详细 +
-
江门市举办2021年中小学美术“红课”评选活动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成就催人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江门市举办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永葆初心奋力同行”为主题的全市中小学美术“红课”展评活动,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美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全市中小学美术老师和学生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并通...
查看详细 +
-
以艺术的方式关注世界——学科融合的高中美术课程新路径
近年来,通过利用真实情境创设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断促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核心素养的“STEAM教学”,已经成为国内教育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抓手之一,在高中阶段开展STEAM课程的实施,虽有一定的难度(面对高考压力的学校和师生们大多数忙于高考目标的学科应对),却有无限的意义。实践表明,从美术学科出发,开展...
查看详细 +
-
用好红色美术资源 助力红色基因传承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经典美术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视觉性、鲜活的故事性,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出发,通过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这条纽带将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相结合,让经典作品成为“党史教材”,用这些家喻户晓、经...
查看详细 +
-
光明日报三问美育科目进中考
“单色少舞班成长系统2.0正式上线啦,艺术科目将被纳入中考,现已有多省开始美育中考改革试点。在丰富孩子美育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使孩子的学业道路多一重选择。”暑假来临,网上一些艺术培训机构的广告以“美育中考”为招牌,吸引家长和学生报名。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