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绘百年路 砥砺忆峥嵘——东莞市可园中学师生共绘画卷颂党恩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东莞市可园中学师生以青春之名、担当之笔将“党史”所学所感绘于画卷中,用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整幅画卷由“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部分组成,从南湖红船、红军过草地、开国大典、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到伟大复兴,绘制的过程中,师生一起沉浸在画的世界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厚重的历史,领略...
查看详细 +
-
同构绘本之美 异课教学之术——广州市智慧阅读小课题美术课例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为落实《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变革广州行动宣言》,推动和带动阅读在美术学科课堂教学中真正发生,促进以高质量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建设,近日,广州市智慧阅读小课题美术课例研讨活动在乐贤坊小学成功举办。
查看详细 +
-
以“大美育”为引领构建育人新格局
美育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时代有所创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国家形象,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推动艺术与科学高水准、深层次的互动互融,以“大美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走向世界一流,构建具有新时代风范的“大美育”体系,探索了实践路径,推进了大学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形...
查看详细 +
-
丹青亮彩颂盛世,翰墨飘香谱华章——江门市举办中小学师生优秀书法作品展
丹青亮彩颂盛世,翰墨飘香谱华章。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精神,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部署,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先进理念,调动广大师生进行书法学习、创作的积极性,提高全市师生书法水平,促进我市中小学美育教学改革发展,值建党100周年,江门市教育局举办...
查看详细 +
-
孔新苗&孙兆俊:视觉艺术教育与文化自信
概言之,看,是现代文明中最具文化意义生产能量的敏感领域;视觉艺术教育,是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培育的最基础也是最前沿的领域。是在今天为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代新人的最具开拓性前景的工作领域。
查看详细 +
-
书法润童心,墨香润校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中国书法,是融万象于笔端的心灵舞蹈。书法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最精深的智慧和最核心的精神。在建党一百周年的美好日子,东莞长安镇中心小学也迎来盛事——艺慧嘉年华之书法比赛,笔墨诗心颂党恩,用书法庆祝建党100周年。
查看详细 +
-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中国艺术大讲堂”正式开启
2021年6月18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参加会议并讲话。
查看详细 +
-
艺术教育,如何作为一种力量改变世界?
艺术教育是个古老的话题。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在文艺复兴时代,乃至19世纪人类走向现代社会的初期,艺术的思维和创造性都曾是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教育都有着不同的理念——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教育往往用来规范工匠;中世纪时期,艺术教育被认为是在神授权下的神秘教义;文艺复兴时期,人性战胜了神性,艺...
查看详细 +
-
马菁汝&郎潇:借鉴与整合——建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刍议
当今社会,视觉图像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高新科技还是日常衣食住行,都与视觉艺术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视觉文化充斥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认知与审美都离不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使人们能够达到美育的目标。蔡元培1917年从德国留学回来之后提出的“美育代宗教”学说,更是融合了中西方文化之精髓,强调了美育对近代中国文明...
查看详细 +
-
杜卫:论中国美育学建构的问题和范畴体系
中国当下与美育学相关的本土问题主要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一个是一般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育人的根本;另一个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个体创造力的发展,这是属于美育的特殊问题。作为交叉学科领域,中国美育学应该努力确立属于自己的概念范畴,建立以美育性质、审美发展和美育方法论三大范畴为构架的一系...
查看详细 +
-
关于开展“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美术、书法教师发展专项课题研究项目2021年度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美术、书法教师发展专项课题研究项目2021年度申报工作的通知
查看详细 +
-
对当前美术高考命题内容的思考
当前美术高考的考试形式主要分为校考和省级联考两大类,在考试内容上,联考与校考一样,主要设有素描、色彩、速写、专业设计(创作)四类。素描考察的内容多为静物、石膏像、人物头像或半身像,考察方式则是照片写生或默写;色彩主要考察静物组合和风景两类,同素描一样色彩也采用照片写生或默写的方式。
查看详细 +
-
数字时代 如何为孩子打开中外文化的大门
如今,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正向少年儿童敞开,如同故事中可以随心变化出一桌美食的魔毯,随时随地给孩子们奉上精神文化的宴飨。线上图书馆、线上美术馆、线上博物馆,消弭了古今中外文化宝库和孩子们之间的时空距离;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语言学习,十八般武艺,想学哪一样,几乎都有线上资源任其选用;海量的音视频资源和应用程序,更是一个个触...
查看详细 +
-
“减负”后 如何推动美育教育
近年来,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出台减负令、禁补令,各地补课之风有所好转。“减负”不等于降低课程难度、让孩子无节制玩耍,而是指减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负担”。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应减去超出教学大纲的过多学科知识性的学习,加强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和创造力教育...
查看详细 +
-
送教交流共提升 品质课堂共成长 ——东莞市茶山镇美术教研暨茶山镇第三小学与茶山嘉盛实验小学美术学科结对交流活动
为认真落实东莞市“品质课堂”相关要求,加大结对帮扶学校的交流力度,提升教师专业能力,5月27日下午,东莞市茶山镇美术教研暨茶山镇第三小学与茶山嘉盛实验小学美术学科结对交流活动在嘉盛实验小学如期举行,茶山教育管理中心美术教研员罗柱彪老师、嘉盛实验小学马哲勇校长、茶山第三小学袁庆权副校长、嘉盛实验小学杨洪丽主任、茶山第三小学...
查看详细 +
-
李琳&马菁汝:古代中西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与“技艺教育”——对美术教育中的“美育”解读
美术教育的美育作用在人类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的“审美教育”与“技艺教育”是达成美育的重要途径,两者之于美术教育而言同等重要,在不同时代虽对于两者重视程度有所权衡,但必须强调,缺失任何一方,美育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在古代中西美术教育中试图探寻出“审美教育”与“技艺教育”的相关理念,进而对美术教育中的“美育”作...
查看详细 +
-
学校美育如何做到面向人人
面向人人,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这本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学校美育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处于学校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因而一直未能真正做到面向人人,许多学生并没有享受到最基本的美育权利。学校美育的这一现状显然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不相适应,与教育现代化对美育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
查看详细 +
-
教育部成立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三个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查看详细 +
-
“欲学作画先学做人”——浅谈中国画与美育
传统中国画领域有句老话——“欲学作画先学做人”,这难免引起人发问,作画与做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实际上,不仅是绘画,在传统中国文艺领域,无论是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还是戏曲、曲艺、杂技等,都有“学艺先学做人”的教诲代代相传。
查看详细 +
-
2020年度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颁奖典礼暨成果展举办
日前,2020年度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颁奖典礼暨成果展在广东省文化馆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广东教育学会、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作为学术支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作为战略合作媒体。
查看详细 +